2024-11-09 17:30 游四海旅游网 638条点评
内格夫沙漠里的一座古城,我们姑且称呼这里为纳巴泰(Nabataean )的古城吧,和现在约旦境内的佩特拉古城一起,连起了一条“香料之路”(The Incense Route)。
纳巴泰人的文明兴起于公元前600年前后,到了公元前2世纪,纳巴泰文明达到了全盛时期。版图最大时,王国由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纳巴泰人可以算是中东阿拉伯民族的始祖。纳巴泰语言文字就是现在阿拉伯语的前身,这个当时中东最大的帝国,控制着从东方(中国,印度)来的商队,从每一匹骆驼,每一包香料,每一块宝石中抽取过路费。为了保证通商顺利,纳巴泰人在最难走的沙漠中修建了一个个驿站作用的古城,这些古城连缀起来的上路就是“香料之路”。
公元106年,古罗马人接管这个地区,纳巴泰人的文明衰落了。但是古城佩特拉仍因为吸金无数的“香料之路”和古城的商业地位,成为古罗马帝国的重要城市,“香料之路”也继续繁荣。
公元3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征战不断,这条“香料之路”不好走了,人们转而走波斯湾和红海的水路,随着贸易路线的改变,佩特拉和“香料之路”的重要性大为削弱。最终它被遗弃了。而后的漫长岁月中,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督因人外,少有游人访问这条路。佩特拉和“香料之路”上的一个个城市,变成了经年累月的废墟,只为当地部落的居民所知。
除了佩特拉外,“香料之路”上最重要的四个古城都在以色列境内,它们分别是哈鲁扎(Haluza), 马穆谢特(Mamshit), 阿夫达特(Avdat) 和谢瓦塔(Shivta), 这四个城市是从东方来的商队,进入地中海前最后要经过的四座城市。其中最大的是马穆谢特,最有风景看的是阿夫达特。这四座城市和一些零星的驿站,堡垒,祭坛,以及陵墓遗址在2005年被UNESCO一同登记在册,统称为香料之路,为一处绵延数十公里的巨型世界文化遗产。
马穆谢特是四座城市中最大的,建于公元前100年,因为城市建立在平原上,所以很多遗迹保存的不是特别好。但是平原地形也吸引古罗马时代之后的各个王朝,政权,军队,在这座城市安营扎寨,应该说,香料之路的四座城市中,马穆谢特是存活最久远的一座,一直到近代的奥斯曼土耳其时代,这里还是定居城市。
Mamshit St, Meitar, 以色列
自驾最佳
夏季早8点到晚5点30,冬季早9点到晚6点
成人22NIS,儿童11NIS
夏季暴晒,需要多带水,注意防晒
马穆谢特古城Mamshit旅游评价823条
0/140
rbimggeuo1735517262
开放时间: 08:00-17:00 (冬天提早1小时)、周五 08:00-16:00 (冬天提早1小时)
费用:₪22 (孩童₪10) 可用公园通行证!
建议预留时间:1.5小时
交通:需要开车才会到,或先搭公车到Dimona转计程车,坐5分钟,一车₪50-65
马穆谢特(Mamshit)算是一个冷门景点,西元前一世纪的罗马时期,这里曾是纳巴泰人香料之路上的重要城市,用来保护纳巴泰商队能成功从远东或是阿拉伯出口香料到希腊罗马。
以色列境内共有4个纳巴泰人香料城市: Mamshit, Avdat, Halutsa, Shivta ,一起在2005年被列为UNESCO世界遗产,纳巴泰人是西元前四世纪就存在的阿拉伯血统的游牧民族,但是拜占庭时期后一方面因为他们改信基督教已经融入当地民族、另一方面因为少了经济来源,现在纳巴泰文明也没落了、过去富裕的城市也成为废墟。但是大家对纳巴泰人也不是全然陌生,因为在约旦,那个著名的玫瑰之城佩特拉就是纳巴泰人的首都。
由于这里不适合放牧,马穆谢特古的纳巴泰人发展出两个事业,一个是开建筑学校、另一个是养马。他们所培育的品种就是现在的阿拉伯马(Arabian horse)。这里挖到10500银币以及一大块铅锭。
到了四世纪的拜占庭时期,马穆谢特变为一个基督教城市,盖了两间教堂和一个修道院,并且因为它是唯一拥有完整城墙的城市,用着这样的条件和地理位置顺理成章成为保护拜占庭东南边境国土的守卫城,而且可领稳定薪水。
在约旦马达巴\/米底巴(Madaba)的4世纪制作的圣经马赛克地图可以看到马穆谢特(希腊文名称MAMΨIC)的标志就是城墙和塔。
直到六世纪,罗马统治者查士丁尼一世和波斯人签订新的条约,不再有对边界守卫城的需求,于是马穆谢特这个城市少了经济来源,又受了大火浩劫,这城市终究没落。
七世纪阿拉伯时期时,曾经有小量阿拉伯人居住在马穆谢特。到了11个世纪之后的英国托管时期,这里曾作为警察局。
文字版权:以色列美角http:\/\/israelmega.com\/mamshit\/
我Q4458075671735517500
rbimggeuo1735537997
马穆谢特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古城里的两座教堂遗址,一座古罗马时代的,一座拜占庭时代的,两座教堂俨然相隔500年的教堂遗址,让你看清这500年里基督教会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比较老的是西边的St. Nilus Church有超级华丽的马赛克地板,上面画的是各种花篮鸟鱼等贡品。建议大家带一瓶水,可以往地板上洒点水,马赛克的颜色立马显现出来,你就知道有多美了,洒水不算是破坏文物,因为也会下雨,但是请洒白水,别洒可乐什么的。。。现在这座教堂遗址是围着的,不让游客去踩马赛克地板,但是鉴于我们去的时候,整个马穆谢特只有我和Guy两个人,以色列好导游Guy代表以色列人民允许我光脚丫踮着脚尖进去洒水看地板。
拜占庭时代的教堂在东边,没有名字,但是明显奢华多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理石的石柱,要晓得在1500年前,这个没有大理石的国家,用产于欧洲的大理石来盖教堂,可想而知马穆谢特在拜占庭时代是多么有钱了。东边的教堂没有马赛克,因为那时觉得把圣徒的脸花在地上让人踩不好。两座教堂都有洗礼池。
历史上富甲一方的马穆谢特,还发现了以色列境内最大的藏宝库,总共有15000枚银币,重达158磅带着铸造标记的铅锭,和若干古希腊语写就的莎草纸文献在这里被发现。除此之外,这里还发现了大量的位于私人宅地里的马厩,最大的马厩可以同时养马50多匹。这些物品明显都是富人阶层的特权物。
rbimggeuo1735537997
rbimggeuo1735537998
rbimggeuo1735537998